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文章深深的触动我的心里深处,看完之后我不禁拍起手来喝彩。

这篇文章就如标题说  “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

我的出身是来自摄影记者,做了10多年,到了后期时候深感自己在这领域真的真的就好像这位作者所形容的“照相匠” (这字眼算是斯文了,影像佬 (广东话)是一般我们所叫的)

后 期 我形容我自己是 (photoperator )应该翻译为 "相机操作员" 吧?因为每天不停不停地在马路上赶来赶去只为拍那么几张照片交差而已!毫无所谓的新闻性的图片可言。(大事件除外) 以下部分文章是转载 自中国作者巩志明。诚意想看完整版的话可以连去以下网址: http://www.dpnet.com.cn/html/2008-1/20080115_29864.html

当下,在一些报社摄影记者正在成为仅仅发挥工具作用的“照相匠”。摄影记者成为“照相匠”,往往有着三类表现:

  一、成为文字记者的“手”。在一些报社文字记者指挥和调动摄影记者的情况很普遍,他们协作采访,但是,文字指挥摄影,往往在采访现场要拍场面或者要拍细节,有时甚至是要拍摄实证性的证物。

  二、成为编辑的“腿”。许多编辑有调动记者策划新闻的职权,于是他们会在反映环保主题的版面指定要有蓝天白云的图,而且还会加上一句,还要有几尾鸽子。反映城市建设的版面,就要高角度的立交桥,而且还要加上一句可以把车流拍虚才出效果。

  三、成为摄影工作室的“创作大师”。自从版面上有了“插图摄影”的需求以来,不少摄影记者钻进工作室,设计构思后期修补调试,完全变成了一门心思创作大师。

   作家韩少功在一篇序中说:“一般的照相不是摄影,因为摄影是一门艺术,摄影者的镜头分泌着感觉、情感、思想以及价值判断,是一种透出了脉搏和体温的视觉 语言。”我觉得这话也适合说给摄影记者。因为报纸除却是一张新闻纸之外,其实还是一张观点纸、人文纸。报纸上所有信息不仅在告诉我们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而 且还要解答为什么这样,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和汲取的教训。所以,摄影记者不是“照相匠”,文字记者也不是书记员。记者的报道背后,受众应能感受到记者的思 考和趣味,无数记者的文化人格,共筑一张报纸的报格。

  摄影记者怎么做,才可以摆脱自己成为“照相匠”的尴尬?《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说过:“作为职业记者,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关注社会,关注新闻,关注别人,而且必须从一些别人不曾注意的小事上发现预示社会进步,彰显人性的有深度的新闻。”

还有为了让大众人士对大马摄影记者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在雪隆一带的媒体的一群摄影自动自发地成立的“大马华裔摄影记者协会”,目的也是让咱们摄影同业们终身学习。如有兴趣知道这个组织可以到此http://www.mcpa-my.org/一游。谢谢

No comments: